膩子層開裂有以下幾個原因,小典都給配了圖,以便大家根據(jù)墻面開裂的情況大致地判斷開裂原因。
施工原因
1、墻面基層找平工藝不過關,通常我們的基本標準需要達到的平整度的標準為兩米靠尺,靠墻之后,靠尺和墻面的間隙不超過3mm,盡量控制在2mm以內,保持墻面順平。
2、趕工期,不考慮實際工地情況和天氣,在前一層膩子層還未干透的情況下再上一層膩子粉。膩子施工時,須待遍干透后再批刮下一道,才能避免開裂,減少返修麻煩。
3、膩子批刮太厚,干燥、固化過程中容易發(fā)生表干里不干的情況,造成干裂。尤其是吊頂墻的膩子如果批刮太厚,在重力作用下易發(fā)生下墜、空鼓而開裂。因此膩子一定不能單遍批刮過厚,應薄批多遍。
通常情況下,建議每遍批刮厚度小于1.5mm,且實干后再批刮下一遍(但遍和第二遍批刮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天),最后一遍膩子批刮厚度不小于1mm。
4、攪拌不均勻,導致后期墻面膩子起泡開裂。
摻入其他材料
上典膩子各項配料都經(jīng)層層試驗、測試,一般不會出現(xiàn)問題。如果在施工時不按包裝上的施工指導方法進行操作,擅自摻入其它材料。也會改變膩子的原有性能,很可能影響膩子的抗裂性,引起膩子層開裂。
環(huán)境原因
1、膩子批刮好后,如果通風過強,導致水分流逝過快,收縮不均勻,產(chǎn)生龜裂,尤其是刮厚了天氣干燥的情況下。因此,刮膩子后,應適當通風,保持膩子層自然干燥、固化。
2、在梅雨季節(jié)或者是天氣比較潮濕的情況下,由于空氣中水分較高,以致膩子所需干燥時間較長,水分干燥不均勻等情況,導致后期膩子較容易發(fā)霉起毛,因此在此情況下施工更好使用大瓦數(shù)日光燈進行光照烘干,以避免上述情況。
3、墻體受雨水打濕開裂。
4、由于溫差過大產(chǎn)生內應力,膩子層短時間段內膨脹,收縮也會導致開裂。
其他原因
基層空鼓,水泥砂漿層開裂、接縫處開裂等基層原因也會引起膩子層開裂。(斷層式開裂/空鼓式開裂)其中墻體結構性開裂須找專業(yè)的建筑人士處理,其它基層原因在膩子批刮前做好檢查、有效處理,從源頭上控制膩子層開裂。
另外墻體結構性開裂,墻體因年代久遠,長時間的重力作用,受力不均也會導致墻體開裂。